[西周] 大盂鼎铭记康王训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公元前10世纪),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鼎腹内壁铸有291字铭文,是研究西周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的珍贵史料。现从以下方面分析康王训诂的内涵及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大盂鼎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西周] 大盂鼎铭文载赏赐

大盂鼎作为西周早期康王时期的青铜重器(约公元前10世纪),其腹内铸有291字的长篇铭文,记载了康王对贵族盂的赏赐与训诰,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礼仪文化和青铜器断代的重要史料。铭文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历史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大盂鼎铭文 | 历史人物 ► 商纣王

[西周] 膳夫山鼎赏赐

膳夫山鼎赏赐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膳夫山鼎是西周晚期的重要青铜器,出土于陕西扶风县,铭文中记载了周王对膳夫“山”的赏赐。这一器物不仅是研究西周职官制度与礼制的实物资料,还反映了周王室与臣属的赏赐关系。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贝币

[西周] 青铜器鼎盛期

青铜器的鼎盛期主要指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300—前771年),其特征如下:1. 技术与工艺的成熟 商晚期以范铸法为核心,出现复合陶范技术,能铸造大型重器(如司母戊鼎)。西周时期分铸法、焊接技术普及,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青铜器鼎盛 | 历史人物 ► 勾践

[夏商] 商周交替之际的社会变革

商周交替之际的社会变革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其影响涉及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形态及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史实角度展开分析:1. 政治制度的重构 商代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王权与巫觋阶层紧密
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社会变革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西周] 青铜鼎铸王权象

青铜鼎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在王权象征体系中具有多维度的文化内涵和政治功能。以下是基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史实分析:1. 礼器制度与政治等级商周时期青铜鼎的形制、数量与组合严格遵循"列鼎制度"。《周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青铜鼎 | 历史人物 ► 司母辛鼎

[晋朝] 士族文化鼎盛期

士族文化鼎盛期主要指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初期(约3—7世纪),以门阀士族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时期的士族不仅是政治权力的垄断者,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其特征和影响可归纳如下: 1. 政治垄断与九品中正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士族文化 | 历史人物 ► 支遁

[夏商] 商周更迭时期的名臣姜子牙

姜子牙(约前1156—约前1017年),又称姜尚、吕尚、太公望,是商周更迭时期的核心政治家和军事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完成灭商大业,被后世尊为"谋圣"和兵家鼻祖。其生平事迹虽掺杂传说成分,但考古与文献互证仍可梳理
时间 ► 2025-06-24 | 标签 ► 姜子牙 | 历史人物 ► 姜子牙

[夏商] 商周盟津会诸侯

商周之际的"盟津会诸侯"是周武王伐纣前的重要政治军事动员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根据《史记·周本纪》等文献记载,其主要史实如下:一、历史背景1. 商纣王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杀比干、囚箕子,导致诸侯离心2. 周族经
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诸侯 | 历史人物 ► 比干

[夏商] 商周战争:商末名将与周朝的征战历程

商周战争是中国上古史上重要的王朝更替战争,其征战历程涉及众多历史人物与战略转折。以下依据《史记》《竹书纪年》等史料,系统梳理关键战役与将领表现: 一、商朝核心将领谱系1. 帝辛(纣王) 作为末代商王,其军
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战争 | 历史人物 ► 周朝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