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何承天制定新历法
何承天(370—447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家和无神论思想家。他在天文历法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其制定的《元嘉历》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何承天制定《元嘉历》的过程展现了他严谨的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历法 | 历史人物 ► 何承天
[宋朝] 宋人天文历法考
宋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天文观测、历法编制以及仪器制造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从多个方面对宋代天文历法进行考证和分析: 一、官方天文机构与观测体系 1. 司天监的职能强化:宋代沿袭唐制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天文历 | 历史人物 ► 沈括
[隋朝] 隋代天文历法发展
隋代是中国天文历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历法改革、天文观测、仪器创新及域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以下是隋代天文历法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 历法改革与《开皇历》《大业历》的颁行 - 隋文帝开皇年间(58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刘焯
[夏商] 甲骨文中的天文记录
甲骨文中的天文记录是商代(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先民对自然现象的系统观察与记载,主要见于殷墟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这些记录不仅反映了早期天文学的发展,也为现代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以下是甲骨文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天文记录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隋朝] 刘焯历法革新志
刘焯是隋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在历法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皇极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以下是关于刘焯历法革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 《皇极历》的创立 刘焯在隋文帝时期编撰《皇极历》,时间 ► 2025-06-0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刘焯
[宋朝] 宋代天文历法成就
宋代天文历法成就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得益于国家对天文观测的重视、数学理论的进步以及仪器制造的精密化。以下是宋代的主要成就和相关背景:1. 仪象制度的完善与大型仪器的制造 - 水运仪象台:由苏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朱熹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天文历法成就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尽管战乱较多,但天文历法仍有一定发展,主要体现在历法修订、天文观测及仪器改进等方面。以下是该时期的主要成就:1. 历法修订 - 《钦天历》:后周显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天文历法 | 历史人物 ► 应天历
[宋朝] 宋代天文历法发展
宋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观测、历法修订、仪器制造及理论研究等方面。以下是宋代天文历法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1. 天文观测与记录 宋代官方设立了专门的天文机构,如司天监(后时间 ► 2025-06-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苏颂
[明朝] 明末西洋历法之争
明末西洋历法之争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涉及科学、宗教与政治的多重博弈。以下从背景、核心冲突、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1. 中国传统历法困境 明代沿用《大统历》,但误差累积明显,日食、月食时间 ► 2025-05-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徐光启
[汉朝] 汉代二十八宿天文体系
汉代二十八宿天文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融合了先秦时期的观测成果,并在汉代得到系统化与完善。以下是关于该体系的详细解析:1. 二十八宿的起源与结构 二十八宿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时间 ► 2025-05-29 | 标签 ► 天文体系 | 历史人物 ► 司马迁
汉朝刘弘
秦朝秦始皇
春秋战国孔子
西周申侯
夏商祖乙
清朝雍正
明朝明朝
元朝忽必烈
宋朝宋朝
五代十国朱温
清朝洋务运动
明朝宋应星
元朝元朝
宋朝汝窑
五代十国王建
唐朝长安
隋朝陈元光
南北朝李弼
晋朝贾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