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永乐大典编纂始末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由明成祖朱棣敕令编纂,始纂于永乐元年(1403年),至永乐六年(1408年)完成,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约3.7亿字,汇集了先秦至明初的各类典籍逾8000种,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
时间 ► 2025-07-3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永乐大典

[汉朝] 班固承父业著《汉书》

班固继承父志编撰《汉书》是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其过程体现了汉代士人的家学传承与史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说明:1. 家学渊源与编撰背景 班固之父班彪(公元3-54年)为东汉初年著名学者,因不满
时间 ► 2025-07-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班固

[宋朝] 《资治通鉴》编纂艺术

《资治通鉴》的编纂艺术是中国古代历史编撰学的巅峰之作,其严谨的体例、精炼的文笔、深刻的史观,展现了司马光及其团队卓越的史学智慧。以下是其核心编纂艺术特点的详细分析: 一、编年体例的体系化创新1. 时间轴统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资治通鉴

[宋朝] 宋代地方志编纂

宋代地方志编纂在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由于社会经济繁荣、印刷术普及和文化需求增长,宋代地方志无论从编纂规模、体例创新还是内容深度上都有显著发展,形成了系统化的方志体系。1. 制度与政策推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地方志 | 历史人物 ► 王象之

[汉朝] 班固撰汉书

班固所撰《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开创了后世正史编纂的范例,在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述: 一、基本背景与编纂历程 1. 家学渊源与续补前作:班固之父班彪因不满《史记》止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班固

[南北朝] 萧统《文选》编纂

萧统《文选》编纂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工程,具有深远影响。萧统(501—531),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谥号昭明太子,他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奠定了后世文学选集的基本范式。一、编纂背
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文选》 | 历史人物 ► 萧统

[清朝]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工程,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步完成,历时15年。其编纂过程体现了清代官方文化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因思想审查和文献禁毁引发争议。1.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四库全书 | 历史人物 ► 四库全书

[清朝] 《四库全书》的编纂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大工程,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历时十余年完成。该项目由乾隆帝亲自推动,以纪昀、陆锡熊等学者为核心编纂团队,旨在系统整理、校勘和收录历代典籍,最终形成一部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四库全书》 | 历史人物 ► 四库全书

[清朝] 谭莹编纂广东文献录

谭莹编纂《广东文献录》是清代广东学者谭莹主持编撰的一部重要地方文献总集。其编纂背景、内容特点及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编纂背景与作者生平 谭莹(1800-1871),字兆仁,号玉生,广东南海人,清代著名
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文献 | 历史人物 ► 阮元

[元朝] 杨梓编纂农书

杨梓编纂农书一事需结合元代农业科技发展背景来分析。以下为基于史实的考据与延伸:1. 杨梓其人考证 元代文献中并未明确记载名为"杨梓"的农学家,但根据《录鬼簿》等史料,元代确有同名杂剧家杨梓(海盐人),曾任嘉
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农书 | 历史人物 ► 王祯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