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 夏朝二里头文化遗址
夏朝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界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村,距今约3800—3500年(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代中晚期)。该遗址于1959年由徐旭生率领的考古队首次发现,现为中华文明探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文化遗址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元朝]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多元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多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时期。作为首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在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共存特征,其对不同民族与文化的包容政策深刻影响了后世。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民族 | 历史人物 ► 元朝
[西周] 周朝太庙祭祀文化
周朝太庙祭祀文化是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宗法制度与天命观念的结合。作为周王室祭祖的核心场所,太庙不仅是宗教仪典的空间载体,更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性建筑。根据《周礼》《礼记》等文献记载,其祭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祭祀文 | 历史人物 ► 周朝
[西周] 周代音乐文化考
周代音乐文化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体系化、制度化程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考述: 一、礼乐制度的建立周代将音乐纳入国家典章制度的核心,形成“礼乐相须”的体系。《周礼·春官》详细记载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音乐文化 | 历史人物 ► 韩非子
[宋朝] 范仲淹边塞诗词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边塞诗词以雄浑悲壮的风格反映了北宋与西夏对峙时期的军事态势和士人情怀。他的边塞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兼具史实价值与文学高度,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诗词 | 历史人物 ► 范仲淹
[汉朝] 汉朝对外文化交流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朝代之一,其外交活动以丝绸之路为纽带,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重途径,推动了东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文明互动。以下是汉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与特点: 一、张骞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文化 | 历史人物 ► 汉朝
[五代十国] 南唐后主李煜诗词
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初名从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以亡国后的作品最具艺术成就,开创了词体抒写个人深悲剧痛的新境界,被后世誉为“一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诗词 | 历史人物 ► 李煜
[夏商] 祖甲文化:商朝文化推动者祖甲的历史探究
祖甲(或称"羌甲")是商朝第20位君主,在位时期约为公元前12世纪。作为商代中后期重要的统治者,其在政治制度、祭祀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有显著贡献,但相关记载在传世文献与甲骨文中存在差异,需结合考古发现进行综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祖甲文化 | 历史人物 ► 祖甲
[隋朝] 隋朝文化传承者:钟绍京及其书法艺术
隋朝文化传承者:钟绍京及其书法艺术钟绍京(659-746),字可大,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其艺术成就实为隋朝文化向唐代过渡的重要体现。尽管钟绍京主要活跃于初唐时期,但其书法风格与艺术理念深受隋代书法传统的影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书法艺术 | 历史人物 ► 王经
[西周] 西周占卜与祭祀文化
西周时期的占卜与祭祀文化是当时宗教和政治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与统治合法性。以下从占卜制度、祭祀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占卜制度:沟通天人的统治工具1. 龟甲与蓍筮并用 西周继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占卜 | 历史人物 ► 周礼
春秋战国孟子
西周周文王
夏商武丁
清朝乾隆
明朝李贽
元朝元英宗
宋朝宋神宗
五代十国赵弘
唐朝太平公主
隋朝杨侑
秦朝白起
春秋战国田忌
西周滕国
夏商商汤
清朝邓世昌
明朝永乐大典
元朝元朝
宋朝包拯
五代十国李璟
唐朝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