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孝懿:太宗时期宰相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4-23 | 阅读:9345次历史人物 ► 韩愈
白孝懿(498年-567年),字孝孙,山西沁水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至北周的政治家、文学家。
白孝懿早年曾拜北魏太尉杨肇门下学习,后与当时的名士、学者韩愈、柳宗元等人结交,共同学习诗文。白孝懿才华横溢,写出了大量讽刺、寓言、议论等文学作品,被誉为“南朝文人的北朝代表”。
公元549年,白孝懿担任北魏官员,曾任邢州刺史、中书侍郎。北齐建立后,他继续担任官职,被封为太子太傅。公元562年,“突厥”侵扰边疆,北齐派遣白孝懿出使,成功缔结和平条约,稳定了边疆局势,赢得了皇帝的赞赏。
公元566年,北齐灭亡,白孝懿先后任北周宰相兼尚书左仆射、左丞相。他能够在北周初期,有效地处理政事,使国家得以稳定发展。他主持修建了隋唐时期著名的崇敬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白孝懿主张能力为重,曾说:“君不能行政,臣不能治事,纵橙不素,才能又多,豈不为天下笑!”他注重用人,重视人才。他认为:“才不可世族私纳,须以德行为重;亦可官品之备,必须以才学不凡为本。”他还反对虚饰谄媚,主张求实守正,力主廉政。
白孝懿在政治生涯中,深受君主与百姓的信任和爱戴,被称为“民之父”,也被後世尊称为“白公”。他在文学、政治等领域都留下了卓著的成就,对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杨广破南陈平定江南 | 下一篇:后魏太宗兴修運河改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