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权臣燕帖木儿专权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26 | 阅读:7993次历史人物 ► 帖木儿
元朝权臣燕帖木儿的专权是元代中后期政治史上的重要现象。作为蒙古钦察人,燕帖木儿通过掌控军政大权,成为文宗至顺帝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其专权具有以下特点和影响:
一、崛起脉络
1. 出身军事贵族:出身钦察贵族,父床兀儿为元武宗旧将,家族世代统领钦察卫。早年宿卫宫廷,泰定帝时期任佥枢密院事,掌握禁卫军权。
2. 两都之战建功:1328年泰定帝死后,燕帖木儿在大都(北京)发动政变,拥立文宗,击败上都(开平)的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势力。此战中使用钦察卫兵力是关键。
3. 独揽三省大权:文宗时期任中书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统领军政。1329年更获"答剌罕"称号,享有九次赦罪特权。
二、专权特征
1. 军事控制制度化:将钦察卫扩编为隆镇卫、左钦察卫等十三卫,兵力达数万。其弟撒敦、子唐其势均掌卫兵,形成家族军事网络。
2. 人事垄断现象:1329-1332年间中书省官员超六成为其党羽,如太平(贺惟一)等汉人官员亦依附其下。地方行省多安插亲信。
3. 财政特权:通过"赐田"获得江南官田十万余亩,掌控海运粮赋调配权。1329年主持设立广谊司,垄断宫廷采购。
4. 司法豁免权:利用答剌罕特权包庇党羽,史载"所庇奸赃巨万,有司莫敢诘"(《元史·燕帖木儿传》)。
三、政治影响
1. 皇权虚位化:文宗被迫两次让位(明宗、宁宗),实则由燕帖木儿操控。1332年宁宗暴卒后,拖延数月才立顺帝,期间"国事皆决于燕帖木儿"。
2. 统治集团分裂:与伯颜集团矛盾激化,1333年其子唐其势公开宣称"天下本我家天下",导致顺帝朝爆发"唐其势之乱"。
3. 吏治腐败加剧:专权期间卖官鬻爵成风,至顺元年(1330)江淮行省竟出现"一职三授"的荒唐局面。
四、历史评价
燕帖木儿专权反映了元代中后期蒙古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依靠军事集团架空皇权,但其权力缺乏制度合法性基础。其死后家族迅速败亡(1335年唐其势),显示此类专权模式的脆弱性。从更长时段看,这种军政寡头统治加速了元朝中央集权的瓦解,为后期军阀割据埋下伏笔。
值得补充的是,燕帖木儿虽专权,但在文化上支持文宗推行"文治",主持编纂《经世大典》,这与后来伯颜的排汉政策形成对比,说明其权力运作具有一定复杂性。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