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燕铁木儿专权史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04 | 阅读:5053次
历史人物 ► 床兀儿

燕铁木儿是元朝中期著名的权臣,出身钦察康里氏,其家族因军功在元武宗时期崛起。他以枢密院事起家,凭借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逐步掌控朝政,成为元文宗元宁宗时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其专权对元代政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燕铁木儿专权的主要史实与分析:

燕铁木儿专权史

一、权力崛起背景

1. 家族势力奠基

燕铁木儿父辈(床兀儿)在元武宗海山夺位时立下战功,获封答剌罕爵位。这一军事贵族背景为其积累政治资本,钦察军团成为其执政后的核心武力支持。

2. 两都之战关键作用

1328年泰定帝去世后,燕铁木儿在大都(今北京)发动政变,拥立元文宗图帖睦尔,并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的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势力交战。他亲自指挥精锐钦察骑兵击败上都军,此战奠定其“定策元勋”地位。

二、专权主要表现

1. 官职垄断体系

- 1329年任中书右丞相,兼领枢密院事,打破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分权传统。

- 1330年加封太平王,集军事、行政大权于一身,开创元代非黄金家族成员封王之先例。

2. 人事操控手段

- 将亲信安插至御史台、枢密院等要害部门,其弟撒敦、子唐其势均担任要职。

- 实施“别里哥选法”,以怯薛(皇家禁卫军)出身者优先授官,构建裙带网络。

3. 经济特权扩张

通过“赐田”形式获得江南官田十余万顷,垄断海上贸易抽分局,其家族商业活动延伸至泉州广州等港口。

三、政治斗争与统治特征

1. 文宗-明宗之变

为巩固权势,燕铁木儿在1330年毒杀让位的元明宗和世㻋(文宗之兄),此事被《庚申外史》等私史记载,成为元代著名宫廷悬案。

2. 文化政策两面性

一方面倡导汉法,支持编修《经世大典》;另一方面维护蒙古旧制,拖延科举取士,反映出权臣平衡不同统治集团需求的策略。

3. 军事威慑机制

组建万人规模“钦察亲军”,驻守大都周边。1332年镇压云南秃坚叛乱时,故意拖延出兵以显示朝廷对其依赖。

四、专权的影响与终结

1. 短期政权稳定

其强势统治暂时压制了蒙古宗王离心倾向,但加剧了官僚系统腐败,地方“包银”赋税激增引发民变。

2. 权力世袭失败

1333年燕铁木儿病逝后,其子唐其势试图继续专权,但与伯颜集团冲突失败,导致家族被诛,标志着钦察贵族集团的衰落。

3. 体制性后果

开创的权臣模式被伯颜、脱脱等后继者效仿,元朝中枢权力结构从集体议政转向个人,加速了政权瓦解。

燕铁木儿专权现象本质上是元代“家臣政治”的极端表现,反映了草原传统与中原集权制度的冲突。其执政期间虽然维持了政权表面稳定,但制度性腐败与军事贵族干政的遗毒,成为元末社会矛盾的催化剂。

文章标签:专权史

上一篇:南宋都城临安的建设与繁荣 | 下一篇:明朝宗教政策与佛教发展

元朝戏剧家白朴

元朝元朝

元朝戏剧家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是元代初期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

元朝重修《大元一统志》

元朝元朝

元朝重修《大元一统志》是元代官方地理志书编纂的重要事件,反映了元代对疆域治理与文化建设的重视。以下从编纂背景、内容特点、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说

元朝灭亡北遁草原

元朝元朝

元朝灭亡后北遁草原的过程是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及其残余势力在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今北京)后撤往蒙古高原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元朝对中原统治的终

元朝权臣燕帖木儿专权

元朝帖木儿

元朝权臣燕帖木儿的专权是元代中后期政治史上的重要现象。作为蒙古钦察人,燕帖木儿通过掌控军政大权,成为文宗至顺帝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其专权

燕铁木儿专权史

元朝床兀儿

燕铁木儿是元朝中期著名的权臣,出身钦察康里氏,其家族因军功在元武宗时期崛起。他以枢密院事起家,凭借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逐步掌控朝政,成为元文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