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

[春秋战国] 孔子:春秋大义,儒家先驱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对中国
时间 ► 2025-07-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晋朝] 习凿齿汉晋春秋

习凿齿所著的《汉晋春秋》是东晋时期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内容和价值: 一、作者与成书背景习凿齿(约317—384),字彦威,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襄阳人。该书完成
时间 ► 2025-07-2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习凿齿

[春秋战国] 孟轲春秋道义扬名诸侯间

孟轲(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以“仁政”“民本”“性善论”为核心,在诸侯纷争的时代大力弘扬儒家道义,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孟轲传播春秋道义的具体表现及其历史背景的扩展分析: 一、周游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春秋战国] 孟轲儒家新义:春秋道义传承

孟轲(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新义”体现在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时代性重构,尤其在“春秋道义”传承中呈现出鲜明的哲学突破与实践导向。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性善论对道义根基的重塑 孟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道义 | 历史人物 ► 战国

[春秋战国] 齐桓公春秋首霸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第15位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在位43年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通过"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首位公认的霸主。其霸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政治改革与强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齐桓公

[晋朝] 习凿齿著汉晋春秋

《汉晋春秋》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东汉末期至西晋初年的历史(约公元25年至316年)。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批判性叙事著称,尤其在正统论、历史评价等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该书及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凿齿著 | 历史人物 ► 习凿齿

[春秋战国] 春秋争霸中原逐鹿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东周王朝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阶段,中原地区成为列国角逐的核心舞台。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大国兼并小国、霸权更迭频繁,同时伴随着周礼崩坏、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以下是春秋争霸的主
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阖闾

[春秋战国] 春秋霸主:齐桓公传奇

齐桓公(前716-前643年),姜姓,名小白,是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在管仲、鲍叔牙等贤臣辅佐下成为春秋首霸。其传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曲折即位与政治智慧1. 权力斗争中的生存: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齐桓公 | 历史人物 ► 齐桓公

[南北朝] 崔鸿撰《十六国春秋》

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是一部记载中国东晋十六国时期(304-439年)历史的重要史籍。该书以传记体形式记述了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兴衰过程,是研究五胡十六国历史的核心文献之一。以下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春秋 | 历史人物 ► 崔鸿

[春秋战国] 孔子:春秋儒者,智慧之光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对中华文明乃至东亚文化圈影响
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孔子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