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安阳王脱脱传与功勋纪实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3106次
历史人物 ► 脱脱

《安阳王脱脱传与功勋纪实》

安阳王脱脱传与功勋纪实

安阳王脱脱(约1314—1355),蒙古名脱脱帖木儿,元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出身于蒙古蔑儿乞部,伯颜之侄。他在元顺帝执政期间两度出任中书右丞相,推行“至正更化”,是元末改革的核心人物,但因政局动荡与最终被害。其生平与功绩可概括如下:

一、早期仕途与政治崛起

1. 家世背景:脱脱家族属蒙古贵族,伯父伯颜独揽朝政时,脱脱凭借才干渐获重用。

2. 铲除伯颜:伯颜专权引发朝野不满,脱脱联合顺帝于至元六年(1340年)发动政变,罢黜伯颜,开启“至正新政”。

二、至正更化的改革举措

1. 吏治整顿:恢复科举取士,起用汉族士大夫如欧阳玄等,缓和民族矛盾。

2. 经济改革:发行“至正交钞”,整顿赋税,但因纸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

3. 文化复兴:主持编修《宋史》《辽史》《金史》,为后世保留重要史料。

三、军事与晚年悲剧

1. 镇压起义:红巾军起义爆发后,脱脱率军围攻徐州,剿灭芝麻李部,暂稳局势。

2. 失势:因谗言被贬黜,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哈麻矫诏毒死于云南流放途中。

四、历史评价与延伸知识

矛盾性:脱脱力图挽救元朝却难挽颓势,其改革触及权贵利益,措施亦存局限性(如货币政策失败)。

家族影响:其子哈剌章后为元廷效忠,与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并称北元支柱。

后世影响:明修《元史》对其评价两极,既赞其“贤相”之志,亦诟病其政策疏漏。

脱脱的悲剧折射出元末结构性矛盾:改革派难以平衡蒙古旧俗与汉法,中枢权威衰落加速帝国崩溃。其事迹在《庚申外史》《元史》等文献中有详细记载,南京明城墙部分砖石即取自其主持修建的黄河堤坝工事。

文章标签:王脱脱

上一篇:范仲淹边塞诗词 | 下一篇:明孝恭皇后生平事迹

元代民间信仰与社会风俗

元朝耶律楚材

元代民间信仰与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征,既保留了汉地传统,又受到蒙古、西域及藏传佛教等文化的深刻影响。以下从信仰体系、节庆习俗、日常生活

马可·波罗与元朝的中国见闻

元朝元朝

马可·波罗是13世纪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其著作《马可·波罗游记》详细记录了他在元朝中国的见闻,成为欧洲了解东方的重要窗口。他的经历与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对西藏的管理与影响

元朝元朝

元朝对西藏的管理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体制的建立元朝首次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范围,设立宣政院(最初称“总制院”),专门

元朝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元朝元朝

元朝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标志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新型治理模式的确立。这一制度不仅巩固了

脱脱修史宰相

元朝脱脱

“脱脱修史宰相”指的是元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脱脱(1314年-1356年),他在元顺帝时期主持编纂了《宋史》《辽史》《金史》三部正史,位列“二十四史

脱脱丞相修史篇

元朝脱脱

脱脱丞相(1314—1355年),名脱脱帖木儿,元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蒙古蔑儿乞部人。他在元顺帝时期两度出任中书右丞相,主持了《宋史》《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