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张飞:猛将雄风,蜀汉翼德威武事迹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12 | 阅读:8509次
历史人物 ► 蜀汉

张飞(?—221年),字益德(《三国志》作"翼德"),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作为刘备集团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性格特质在史书记载中颇具传奇色彩,以下从多个维度还原其历史形象:

张飞:猛将雄风,蜀汉翼德威武事迹

一、早期追随与军事建树

1. 黄巾之役崭露头角:184年随刘备组织义兵,在幽州地区参与镇压黄巾军,初步展现统兵才能。其早期军事经验多为《三国志》注引《魏略》等轶文所载。

2. 徐州保卫战显威:198年吕布袭取下邳时,张飞驻守的城池虽最终失守,但其率残部突围的作战表现被陈寿评为"勇而有义"。

3. 长坂坡阻击战:208年当阳之战中,率二十骑断后,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创造战略性阻击的经典战例。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提到此战实际持续时间约半日,为刘备撤退争取关键时间。

二、蜀汉建立期关键贡献

1. 入蜀战役统帅:214年作为荆州军主力统帅,与诸葛亮分兵入川,攻克江州(今重庆)时生擒巴郡太守严颜,其"释严颜"的典故体现将略胸怀。

2. 巴西大捷:215年于宕渠击破魏将张郃,此战运用山地地形设伏,《华阳国志》称"郃弃马缘山,仅以身免",直接巩固了蜀汉对巴西郡的控制。

3. 汉中之战策应:219年定军山战役期间,张飞驻军固山实施疑兵之计,牵制曹魏援军,与黄忠斩杀夏侯渊形成战略配合。

三、军事特长与治军特点

1. 特种作战专家:尤擅长率领精锐骑兵实施快速突击,其亲兵"飞军"多由幽燕旧部组成,装备长矛与环首刀,适合山地作战。

2. 治军严苛两面性:《三国志》载其"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部将范强、张达叛变有其士卒的诱因,但对待文人如刘巴时却展现谦逊态度。

3. 军工技术贡献:相传改进蛇矛铸造工艺,明代《武备志》记载其兵器"丈八点钢矛"重约汉制18斤(约合今4.5公斤),适合马战劈刺。

四、性格特质的史料辨析

1. 文化修养被低估:宋代《涿州志》载其擅画美人,元代吴镇题画诗称"画史当年推翼德",部分学者认为其粗犷形象可能源于元杂剧艺术加工。

2. 政治敏感性不足:关羽失荆州时未能及时驰援,221年伐吴前夕遇刺,暴露出对内部防范的疏忽。

3. 历史形象演变:魏晋时期文献多强调其骁勇,唐宋后随着三国故事流传,"莽撞人"形象逐渐强化,与史实产生偏差。

五、地域影响与后世评价

1. 阆中治绩:任巴西太守七年(214-221)期间修筑城防、发展农桑,当地现存明代重建的"桓侯祠"及传说中的点将台遗址。

2. 武庙配享:唐代始列入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代《十七史百将传》列其为"勇而能断"的典范。

3. 民族融合象征:西南地区多个少数民族将张飞纳入本族英雄史诗,如贵州仡佬族传说中的"张王"即糅合了其形象。

文章标签:张飞

上一篇:汉宣帝政治改革及事迹 | 下一篇:晋朝佛教传播与影响

孙尚香怒沉百宝箱

三国孙尚香

“孙尚香怒沉百宝箱”这一剧情并非出自正史,而是后世文学创作中的演绎。该情节多见于戏曲、小说(如明代杂剧《锦帆船》等),其原型可能与三国时期孙

糜夫人投井全节

三国刘禅

糜夫人投井全节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情节,描写了刘备的妻子糜夫人在长坂坡之战中为保全阿斗(刘禅)而投井自尽的贞烈事迹。不过需要明确的是,

姜维北伐的军事得失

三国姜维

姜维北伐是三国后期蜀汉军事行动的核心,共进行11次(据《三国志》记载实际大规模北伐为8次),其军事得失深刻影响了蜀汉国运。军事得:1. 战略主动性维

荀彧的政治悲剧探因

三国荀彧

荀彧的政治悲剧是汉末三国时期士人理想与权力现实激烈碰撞的典型个案,其根源可从以下多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的割裂作为颍川士族

常山赵子龙传

三国蜀汉

《常山赵子龙传》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东汉末年名将,蜀汉开国功臣之一。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整理: 一、早期经历与投

蜀汉昭烈帝刘备

三国蜀汉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