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 道教在隋代的发展

道教在隋代的发展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与整合,这一时期的道教与政治、文化深度结合,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1. 政治扶持与制度化 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均对道教采取扶持政策。杨坚称帝后,宣扬“天命所归”,利用
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杨广

[南北朝] 南朝道教的发展与影响

南朝道教的发展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义体系的系统化 南朝时期,道教在教义上趋于系统化。以陶弘景为代表的上清派道士整理并发展了道教经典,如《真诰》和《登真隐诀》,系统阐述了上清派的修行方法
时间 ► 2025-07-2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萧衍

[五代十国] 十国的佛教与道教影响

十国时期(907-979年)是唐末五代分裂格局下的区域性政权并存阶段,佛教与道教在此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呈现出地域性差异和互动性特征,以下从多个层面分析其影响: 1. 佛教的持续繁荣与地方特色禅宗一枝独秀:南唐、吴越、
时间 ► 2025-07-25 | 标签 ► 佛教 | 历史人物 ► 李昪

[南北朝] 南朝道教发展状况

南朝(420-589年)是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道教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显著进步,并与佛教、儒学形成互动。其发展状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上清派的崛起与经典体系构建上清派发轫于东晋,至南朝时由陶弘景(4
时间 ► 2025-07-24 | 标签 ► 道教 | 历史人物 ► 陶弘景

[元朝] 元代道教与全真教

元代道教与全真教的发展是中国宗教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是道教与政治权力深度互动,全真教崛起为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教派,同时正一道在南方延续传统。以下从历史背景、全真教兴衰、教义特点、政治影响及与其他教派
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道教 | 历史人物 ► 成吉思汗

[晋朝] 葛洪与道教理论完善

葛洪(283—34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是道教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对道教理论的系统化与完善贡献卓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理与总结早期道教思想葛洪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道教理论 | 历史人物 ► 葛洪

[南北朝] 陶弘景与道教发展

陶弘景(456-536年)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和炼丹家,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南朝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后世尊为“山中宰相”,其学术成就和宗教实践推动了中国道教的系统化与理论深
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陶弘景 | 历史人物 ► 陶弘景

[晋朝] 思想家荀子与晋朝的文化交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家,其思想体系虽形成于先秦,但通过后世的文化传承与文本传播,对晋朝(265—420年)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及社会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荀子思想与晋朝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荀子 | 历史人物 ► 荀子

[唐朝] 唐朝的道教发展

唐朝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李唐皇室尊老子为始祖,将道教地位抬高至国教高度,道教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教义、制度和宫观体系,并与儒家、佛教深度融合。以下是唐朝道教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史实:1. 皇室扶持与政治地
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道教 | 历史人物 ► 唐朝

[清朝] 龚自珍的启蒙思想家生涯

龚自珍(1792-1841)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其思想生涯集中体现于对社会变革的敏锐洞察和对传统制度的批判性反思。他的活动主要在嘉庆、道光年间,正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内外交困,这为
时间 ► 2025-07-0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嘉庆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