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867年-933年),原名邈吉烈,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晋王李克用养子,生父李霓,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嗣源初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23年......详情
[五代十国] 赵在礼祸邺都
赵在礼祸邺都事件发生于五代后唐时期,是藩镇兵变的典型案例,反映了唐末五代骄兵悍将操控政权的社会痼疾。此事与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有直接关联,以下从背景、经过、影响三方面展开: 一、事件背景1. 藩镇积弊:唐末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后唐明宗李嗣源治世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的统治时期(926年-933年)是五代十国中相对稳定的阶段。作为沙陀族出身的武将,他通过军事政变登上皇位,虽非正统汉族帝王,但其治国方略展现了务实与妥协的特点。1. 政变夺权与合法性构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李嗣源即位平定内乱
李嗣源(867年-933年),即后唐明宗,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第二位皇帝。他本为沙陀族将领,原名邈佶烈,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后改名李嗣源。其即位与平定内乱的历程体现了五代政权更迭的典型特征。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内乱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郭崇韬被谗杀
郭崇韬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重要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被谗杀事件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统治末期政治腐败与权力斗争激化的典型体现。 一、郭崇韬的背景与功绩 郭崇韬早年追随晋王李克用,后成为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核心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郭崇韬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郭崇韬征蜀蒙冤
郭崇韬(约865年-926年),五代时期后唐名将,字安时,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他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在灭前蜀之战中表现出色,但最终因政治斗争蒙冤而死。 背景与征蜀之战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郭崇韬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王晏球大破契丹军
王晏球大破契丹军是五代后唐时期的一次重要军事胜利,发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此战展现了中原政权对契丹势力的有力反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关键史实和分析:1. 战役背景 契丹自耶律阿保机崛起后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郭崇韬灭蜀功臣殒
郭崇韬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重要将领,以谋略和刚直著称,其灭蜀之功与悲惨结局是五代政治斗争的典型缩影。 一、灭蜀之功:战略与军事才能的巅峰 1. 伐蜀背景: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为巩固统治,决定出兵讨伐前蜀(时间 ► 2025-06-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孟知祥据后蜀
孟知祥据后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地方军阀在唐朝灭亡后如何依托地理与经济优势建立割据政权的过程。 1. 背景与早期经历 孟知祥(874-934)出身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部将孟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孟知祥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李彝超定难军节度
李彝超是五代十国时期党项族的重要人物,曾任定难军节度使,其家族(拓跋氏)是西夏王朝的前身——夏州政权的奠基者。以下围绕其生平、政治活动及历史背景展开分析: 一、李彝超的家族背景1. 党项拓跋氏崛起:党项是时间 ► 2025-05-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五代十国] 孟知祥据蜀建后蜀
孟知祥据蜀建后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原为后唐将领,因功受封为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期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孟知祥趁机在蜀时间 ► 2025-05-16 | 标签 ► 孟知祥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汉朝扬雄
秦朝秦朝
春秋战国魏国
西周
夏商帝乙
清朝申报
明朝明朝
元朝乃颜
宋朝重熙增币
五代十国刘知远
元朝元朝
宋朝宋刑统
五代十国李昪
唐朝韩愈
隋朝窦建德
南北朝侯景
晋朝晋愍帝
三国孙权
汉朝杜密
秦朝秦始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