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贾诩挟天子

朝代:三国 | 时间:2024-04-22 | 阅读:9409次
历史人物 ► 贾诩

贾诩三国时期著名的谋臣、政治家,客观地说,他是黄巾之乱后,各路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中最聪明、也是最无情的谋臣之一。他在曹操曹丕时期,对于魏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贾诩挟天子

贾诩的生平

贾诩是河南郡洛阳县人,出生于东汉末期。在青年时期,他曾经是一名颇有才华的官吏。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华丽的官场生涯不再适合他。他选择离开官场,专门经营飘泊的生活。在“游侠”生涯中,他结交了多位英雄好汉,秉持着一种胁迫政治的方法,熟练地游走在各个武将之间,以便自己的生存。

直到黄巾军起义爆发之后,贾诩才回到了官场。他先后担任过袁术的官员,与曹操、孙权等名门闻达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曹操的环境之后,贾诩以其独特的见解和精湛的能力,迅速地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和支持。在曹操逝世后,他继续发展出独立的谋略和思路,为曹丕夯实了政治基础。

贾诩挟天子之术

在三国时期,许多人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和行为,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达到这个目的。贾诩就是其中一个。

贾诩挟天子之术,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加强官邸的职能

贾诩在官邸中设定统领吏员、兼任门户官(主管官吏晋升的人事权)、印信官(主管政令和檄文的制定和印刷)、秘书官(主管文件的起草和保存)等重要职位。他通过这些职位,掌握了曹丕权力的重心。他所制定的政策、文书都会被曹丕认可,并且贾诩还利用这些职位,向曹丕建议推荐适合的人才、免除有罪之人、收纳匡吉和臧霸为门客、调换弄权之人的职位。

二、通过言辞胁迫

贾诩非常善于利用言语和行为,让曹丕无法拒绝自己的请求。例如,贾诩发现曹丕不喜欢与臧霸共事,于是向曹丕推荐了臧霸,为了避免曹丕对其推荐的接受,他选择了以命令的方式施压。于是,他对曹丕说:“君将万死而不辞,为天子之尊,下无事难顶也!”。贾诩的话让曹丕不由得心生敬畏,臧霸也在曹丕的授权下,成为了魏国的重要官员。

贾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术覆盖了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他的每一个托辞、每一个建议,都是以自己的政治权力为后盾,让曹丕不得不答应自己的要求。他利用言谈举止、推荐人才、设置官职、制定政策等手段,促使曹丕的政治发展,帮助魏国壮大。他的思路和处理方式,对于后来魏国的治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结语

贾诩挟天子之术,虽然有些许苛刻和高姿态,但是贾诩最终是凭借着其出色的才华和意志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思想独立、敢为人先的一面,为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增添了又一道精彩的篇章。

文章标签:贾诩

上一篇:燕王劉旦:造反失败的王 | 下一篇:孙盛:晋朝医学家、诗人,著名《千金要方》

陶谦三让徐州牧

三国陶谦

陶谦"三让徐州"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但历史真实情况与小说描写存在差异。结合《三国志》等史料,可梳理出以下关键信息:历史背景与事件脉络1. 东

刘备三让徐州牧

三国刘备

关于刘备“三让徐州”的历史背景及细节,主要出自《三国志》等正史记载,需注意与《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区分。以下是依据史实的分析: 一、事件背景1.

长坂坡张飞吼退敌

三国张飞

长坂坡张飞吼退敌的故事源于《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但历史上确有相关事件的影子。以下是结合《三国志》等史料的分析和扩展:1. 事件背景 建安十三年

火烧赤壁破曹军

三国夷陵之战

208年,曹操率20余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投降后,曹操继续东进,试图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联军。孙权在鲁肃、周瑜等人的劝说下,决定联合刘备抗曹。 周瑜率

贾诩算无遗策谋

三国贾诩

贾诩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确实以“算无遗策”著称,其智谋在正史与演义中均有生动体现。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综合分析:1. 战略眼光:精准

贾诩算无遗策谋天下

三国贾诩

贾诩作为三国时期顶尖谋士,其"算无遗策"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一、战略层面的精准预判1.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死后,凉州军恐慌之际提出"攻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