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西周 >> 详情

金文铭刻记册命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7-04 | 阅读:5382次
历史人物 ► 鸟虫书

金文铭刻记册命是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记录周王或高级贵族册封官员、赏赐土地及物品的重要文献类型,具有鲜明的政治仪式特征与历史研究价值。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及相关扩展:

金文铭刻记册命

1. 册命制度与仪式程序

册命铭文详细记载了周代官僚任命的全流程,包括:受命者入场("立中廷,北向")、史官宣读册书("尹氏受王命书")、赐予符信(如璋、瑁等礼器)及服舆(车马、冕服)。《颂鼎》《毛公鼎》等铭文显示,仪式常在宗庙举行,体现"明贵贱,辨等列"的礼制。

2. 铭文格式的程式化特征

典型结构包含五要素:时间地点("唯王正月,王在周")、主礼官员("宰弘右师询")、册命内容("命汝司邑人师氏")、赏赐清单("秬鬯一卣,玄衮衣")、作器纪念("子子孙孙永宝用")。这种标准化格式为后世公文文体提供了早期范本。

3. 军政信息的实物见证

《大盂鼎》记载康王册命盂"敏谏罚讼",反映司法权授予;《宜侯夨簋》详述赐土地"厥川三百□",印证井田制实施。部分铭文如《虢季子白盘》还记述战争("搏伐猃狁"),可与《诗经·六月》互证。

4. 文字演变的活化石

金文册命保留大量原始字形,如"灋"(法)字从"廌"从"去",体现神判思想;"卿"字作两人对食状,反映早期官制起源。用字上常见通假现象("旂"通"祈"),语法多保留宾语前置("蔑历于保"即"于保蔑历")。

5. 地域与时代的差异性

西周早期铭文简略(如《利簋》仅32字),中期(穆王后)出现"记事+记言"复合体,晚期(夷厉时期)可达数百字。诸侯国金文亦具特色,如晋侯苏钟用"■"字符代替重复字,楚系铭文好铸鸟虫书

6. 史料校勘功能

现存册命金文可补《周礼》之阙,如《曶鼎》证实"质剂"契约制度;《五祀卫鼎》记录的"五大夫"官制未载于传世文献。近年新见《■公盨》更将"德治"思想溯源至西周中期。

这些铭刻实证不仅还原了周代权力运作的微观场景,其"书于竹帛,镂之金石"的存史意识,直接影响了后世碑志、诏令文书的制作传统。目前已知带册命内容的青铜器逾200件,时间跨度从成康到幽王时期,构成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原生档案群。

文章标签:铭刻记

上一篇:钜桥粟散赈灾民 | 下一篇:郑国渠溉关中沃野

师酉簋铸军功赏

西周秦国

师酉簋是西周中期的重要青铜器,出土于陕西宝鸡戴家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簋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对师酉的军功赏赐,反映了西周军事制度、赏赐制度及

散宜生献宝救主

西周散宜生

散宜生献宝救主是记载于《史记·周本纪》中的著名历史事件,发生于商周之际,反映了周文王以德服人、善用贤能的治国方略。该事件的背景、细节及历史意义

金文铭刻记册命

西周鸟虫书

金文铭刻记册命是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记录周王或高级贵族册封官员、赏赐土地及物品的重要文献类型,具有鲜明的政治仪式特征与历史研究价值。以下是其

太史籀作大篆体

西周周宣王

太史籀作大篆体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其背景、内容及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历史文献记载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太史籀是西

金文铭刻记册命

西周鸟虫书

金文铭刻记册命是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记录周王或高级贵族册封官员、赏赐土地及物品的重要文献类型,具有鲜明的政治仪式特征与历史研究价值。以下是其

平王东迁西周终结

西周鸟虫书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宠信褒姒、废嫡立庶引发内乱,犬戎趁机攻破镐京,西周灭亡。次年,周平王在晋、郑等诸侯支持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