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夏商 >> 详情

帝辛暴政亡商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7-13 | 阅读:5676次
历史人物 ► 帝辛

帝辛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其统治因暴政和无道而备受后世诟病,最终导致商朝灭亡。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史料记载,帝辛的暴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帝辛暴政亡商

1. 残酷刑罚:帝辛发明并滥用酷刑,如“炮烙之刑”,即将犯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活活烫死。他还使用“醢刑”(将人剁成肉酱)和“脯刑”(将人制成肉干)来惩治反对者,甚至残杀忠臣比干,挖其心以验“圣人之心”。

2. 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鹿台和酒池肉林,耗费民力财力。史载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与宠妃妲己纵情享乐,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3. 刚愎自用,排斥忠良:帝辛拒谏饰非,迫害贤臣。微子启多次劝谏被贬,箕子装疯避祸,比干因直言进谏惨死。他重用费仲、恶来等谄媚之臣,朝政日益腐败。

4. 连年征伐,耗尽国力:帝辛长期对东夷用兵,虽扩张了疆域,但也消耗了商朝的精锐兵力,导致西部防御空虚。周武王趁机联合各方诸侯伐商,在牧野之战中,商军奴隶倒戈,帝辛兵败自焚于鹿台。

5. 迷信天命,忽视民心:帝辛自恃“有命在天”,认为自己的统治受神灵庇佑,无视百姓疾苦。《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指责帝辛“昏弃厥肆祀”,即荒废祭祀,失去天命合法性。

扩展知识

商朝灭亡不仅是帝辛个人暴政的结果,也与商末社会矛盾激化有关。贵族内斗、奴隶反抗、周边部族叛乱等问题长期积累,帝辛的统治加速了王朝崩溃。

周朝建立后,为彰显伐商正义性,可能夸大了帝辛的恶行。近古发现(如殷墟甲骨文)显示,帝辛在位时曾积极经营东南地区,但其暴政记载仍有多方史料佐证。

帝辛的失败成为后世君主鉴戒,如《荀子·非相》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暗示其恶名或被后世渲染,但核心暴政事实难以否认。

帝辛的统治是上古时期君主专制走向极端的典型案例,其亡国教训深刻影响了周代“敬天保民”政治思想的形成。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王夫之唯物主义 | 下一篇:荀侯原黯守荀地

武丁求贤得傅说

夏商武丁

武丁求贤得傅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得贤臣的典范,反映了殷商时期政治智慧与人才选拔的独特机制。这一事件在《尚书·说命》《史记·殷本纪

桐宫悔过太甲复

夏商太甲

"桐宫悔过太甲复"这一典故出自《尚书·太甲》和《史记·殷本纪》,记述了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从被放逐到复位的历史事件。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一、历

伊尹放太甲悔过

夏商伊尹

伊尹放太甲悔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事件,记载于《尚书》《史记》等典籍,展现了商朝早期的政治权力博弈与治国理念。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历

帝辛暴政亡商

夏商帝辛

帝辛(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其统治因暴政和荒淫无道而备受后世诟病,最终导致商朝灭亡。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史料记载,帝辛的暴政主要

帝辛暴政亡商

夏商帝辛

帝辛(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其统治因暴政和荒淫无道而备受后世诟病,最终导致商朝灭亡。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史料记载,帝辛的暴政主要

纣王筑台劳民力

夏商帝辛

纣王(帝辛)是商朝末代君主,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记载多见于《史记》《尚书》等文献,尤其以“鹿台”和“酒池肉林”的传说最为著名。以下是基于史
友情链接